明朝小官人(我家的表哥数不清)_分卷阅读_39

  “三娘,都是我那浑家的不是。“花庆福一进门,就连连道歉:“金家的仆妇是你大嫂子的一个远亲,今天你嫂子原要给你送几样果品点心,刚巧那仆妇上门找她说闲话,说她也要回李家村,可以顺路帮着捎带东西,你嫂子也没多想,就应下了。还是我听她提起,晓得金家的婆子几次上门探问你的事,怕是里头有文章,她才知道那仆妇多半是故意的,让我赶紧跟过来看看。“
  隔着一道落地大屏风,李绮节看不清花庆福的神情,不过听他说得诚恳,心里的火气消了几分,淡淡道:“原来如此,我说花娘子怎么会让个眼生的妇人替她跑腿。“
  花庆福是外男,又是已婚的成年男子,不止要隔一道屏风,还不能和李绮节共处一室,只能坐在隔间外面,同样看不见李绮节的表情,听她的语气似乎不像是恼怒的样子,暗暗松口气,擦了把汗珠子:“三娘,金家那头是什么路数?是不是眼红球场那边的生意?“
  球场并未正式开张,一直不咸不淡地举行几场蹴鞠比赛,唱的戏目也都是俗套的捉妖故事,虽然吸引了一批闲人去看新鲜,但至今还没有盈利的迹象,但李绮节一点儿都不着急,仍旧按部就班地训练班底。花庆福可以笃定,李绮节后头肯定还有计划,所以也不担忧,县里其他人似乎也瞧出苗头来,已经有好几波人明里暗里打听过球场。
  金家曾向李家求亲的事,只有两家人自己知道,花庆福没听说过金家和李家有什么瓜葛,听人说金家人在暗中大厅李绮节,头一个想到的,就是球场那边。
  李绮节让宝珠去筛茶:“喔,金家嘛,没什么,他们家向我们家提过亲。“
  原本以为要和金家好好斗一番的花庆福傻眼了:啊?!
  ☆、第55章
  枉他花庆福把金家当对手,金家却想娶李绮节过门!
  太阴了!
  李绮节没看到花庆福脸上变幻不定的神色,听他的惊呼里惊吓大于惊讶,只当他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,含笑道:“你没进门前,我还以为花娘子是金家请来的说客呢。“
  花庆福知晓李绮节私底下的一应事体,算得上是李绮节的心腹干将。虽然他是李绮节的长辈,但两人来往一直以平辈相交,所以李绮节在花庆福面前反而比在父亲李乙跟前更直接。
  花庆福愣了许久,才缓缓道:“原来如此,原来如此。“
  惊讶过后,花庆福撇开金家不提,和李绮节说了会儿正事,心里暗暗盘算道:金雪松那个纨绔虽然不成器,可金家是县里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,而且金家老太太是贫苦人出身,不大看重规矩,常常带着媳妇孙女在街巷间闲逛,金家的当家太太田氏听说也是个好脾气的,倒是挺适合三娘的。
  嫁到金家,三娘不会受婆母长辈拘束,可以堂堂正正操持生意行当。
  金家的人脉,那可比杨县令的官位还值钱呐!
  可看三娘的意思,似乎无意于金家。
  花庆福叹口气,假如李绮节是他的闺女,他哪里会顾忌那么多,直接招婿就得了。虽说愿意与人做赘婿的都是无家无业的软骨头,一世不能科举,处处受人嘲笑,但赘婿嘛,吃软饭的家伙,只要乖乖吃软饭就行了,谁管他能不能出人头地,只要闺女立得住就行。
  当然,花庆福也只是想想而已,他膝下几个小娘子都已订了人家。一般人家,除非真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,都不会为女儿招赘。
  几场连绵春雨过后,天气渐渐晴好,池塘泛起春水绿波,院墙外的桃树上爬满花骨朵,柿子树光秃秃的枝条上也挑出几点新芽。
  李绮节记得李昭节的生辰快到了,让招财赶着牛车去周家村接周氏和李昭节姐妹俩回家,周氏似乎也记挂着为李昭节过生辰的事,提前收拾了行李包裹,招财到周家村时,周氏正打算让侄儿出门去雇车呢。
  灶房里早就备好了热汤热饭,李绮节知道李昭节格外敏感,特意让宝珠亲自为姐妹俩打扫房屋,旧的窗纱、桌布全都换上新的,桌椅罗柜擦了一遍又一遍,务必把精致的透雕云纹擦得光洁如新,还在土陶瓶里供了一簇开得艳丽芬芳的桃花,甚至还焚了一炉香块,一来是驱虫,二来是除味。
  等周氏几人归家时,李绮节出门迎接,走到门口时,眼光向外一扫,只见门外一片熙熙攘攘,围了不少人。
  张桂花又来了?
  李绮节抬起头,没看到张家的轿子,倒是看到一个熟人。
  一个浓眉大眼的大丫头,正搀扶着一个一身缟素、面容憔悴的中年妇人走下李家的牛车。
  妇人身旁,是周氏。
  紧跟在周氏身后的,是一个头戴绒帽、着茶褐色夹袄的少年。
  少年眉骨挺秀,英姿蕴藉,虽然一身粗布衣裳,但他站在人群当中,就犹如鹤立鸡群,淡淡一个眼风扫向四周,仿佛春风过处,皱起一湖碧水。
  围观的男女老少,不分老幼,眼光都不由自主停留在他身上。
  却是李绮节曾见过几次的小沙弥。
  围在李家门口的村人们,一边打量少年,一边交头接耳:“好俊的公子,是李家的侄儿?“
  另一位道:“瞧着不像呢,他身上戴着孝,李家近来没有丧事啊?“
  不等看热闹的人们继续讨论,招财和进宝急急忙忙把牛车赶进院子里,关上大门,众人还在外面等了一会儿,看李家人没有开门的意思,才各自散去。
  家里忽然来客,李大伯急急忙忙戴好头巾,披上八成新的一件袍服,匆匆走到外边来,周氏却道:“官人自便。“
  扶着妇人直接进了自己的寝房。
  因为身上戴孝的缘故,小沙弥怕冲撞李家,站在外院,脚步有些踌躇,大丫头不由分说,拉起他的胳膊,直接把他拽着往里走,一路跟在周氏身后,也跟进房去了。
  李大伯看着小沙弥的背影,一脸茫然,“三娘,来的是哪里的亲戚?我怎么没见过?“
  无论李家还是周家,都没有样貌如此出挑的少年儿郎。李大伯虽然爱护短,审美还是很正常的。
  李绮节轻声道:“张十八娘。“
  李大伯愣了半天,叹息道:“原来是她。“
  周氏未嫁前,得过张十八娘的恩惠,李大伯这些年常常听周氏念叨起张十八娘,张十八娘这些年的遭遇,他也大概听说了个七七八八。
  宝珠走到李绮节身边:“三娘,昭节在外头,赌气不肯进来呢。“
  周氏光顾着安顿张氏和小沙弥,把李昭节和李九冬交给曹氏照顾,李昭节受了冷落,满心不高兴,又看刘婆子们都记得她的生辰,两厢一对比,愈发觉得委屈,使起性子,趴在门口用来磨刀的一块大石头上,不肯走了。
  李绮节哪里会哄孩子,让宝珠搜罗了一堆好吃的好玩的,亲手送到李昭节跟前,“昭节乖,跟姐姐进屋,屋里还有更多好吃的。“
  李昭节哼了一声,抱着大石头不撒手。
  家里的婆子长工们常年在这块大石头上磨蒲刀、剪子、锄头、铁锹,石头表面光滑干净,但底部挨着水沟,布满青苔,李昭节挨着大石头磨蹭了一会儿,裙角已经脏污了一大片。
  曹氏牵着李九冬过来一起劝李昭节,李九冬怀里抱着一只五彩团花纹罐子,罐子里装满了各色糖果,嘴里正滋滋吮着一块麦芽糖,含含糊糊道:“姐……吃、吃糖。“
  李绮节眼睛一亮,家里的糖果是她让婆子们做的,哪里都没处买去,小孩子不是最爱吃糖么!她剥开一颗奶糖,捧在掌心,在李昭节跟前晃晃:“昭节,看~“
  李昭节一脸忠贞,扭过脸:“哼!“
  李绮节苦着脸,把奶糖随手塞到宝珠嘴里,她李三娘天不怕地不怕,就怕逗小孩子。
  刘婆子摆出一副凶脸:“小姐不听三小姐的话,回头官人晓得,要骂你的!“
  几个丫头在一旁帮腔。
  李昭节依旧趴在大石头上当瑞兽,把脸扭向另一边:“哼!“
  僵持了大半天,连里头的李大伯都惊动了,亲自过来请李昭节进门。
  李昭节不为所动,视死如归,死死巴着大石头,小指头攥得紧紧的,李大伯要抱她起来,她便嚷疼,李大伯怕伤着她,摇摇头,“你这鬼丫头!“
  对李绮节道:“先不管她,饿她一顿就好了。“
  婆子丫头们只得散去,只留下李昭节一个人。
  如果抱着大石头不肯放的人是李子恒,李绮节管他三七二十一,几棍子敲下去,保管能把大哥打得服服帖帖的,可赌气的人是李昭节,她就不好自作主张了。
  虽说李大伯和李乙并未分家,但因为兄弟俩不住在一处,家里的下人泾渭分明,留在乡里的,俨然更偏爱李昭节和李九冬,在县城铺子里帮工的伙计,则更看重李子恒和李绮节。
  尤其是随着李昭节姐妹俩一天天长大,家下人私底下常常说起“太太最疼三小姐“这种话,觉得周氏偏心,对庶出的女儿不够慈爱。
  周氏性子正直,不论是李绮节,还是李昭节姐妹,或是李子恒,她都一视同仁。不过周氏天性不是那种柔情似水的温和慈母,说话做事都带着爽利劲儿,有时候脾气有些急躁,少了些软和,李昭节姐妹俩始终和她亲近不起来。
  周氏再疼李绮节,也疼得有分寸,因为李绮节的一切都由李乙做主,她只是伯娘。李昭节和李九冬不一样,周氏是她们俩的嫡母,姐妹俩的将来,都由周氏操持,周氏肩上的责任更重,自然对她们俩更严厉些。
  家下人只看到周氏和李绮节说话有商有量,就抱怨周氏偏心。周氏一改俭省脾性,给姐妹俩添婆子、丫头的事,他们倒是忘得一干二净。
  李绮节偶尔听到一些风声,怕周氏听了不高兴,更怕李昭节姐妹俩被下人们撺掇着一起埋怨周氏,近来敲打了好几个婆子。
  对下人可以威逼利诱加恐吓,但是面对李昭节和李九冬两人时,李绮节难免畏手畏脚。
  眼看快到午饭时候,李绮节叹口气,让宝珠去院子里看李昭节起来没有。
  宝珠去了半日,回来时道:“早起来了,这会子在屋里坐着吃木李呢!“
  “谁给她的木李?“
  宝珠的表情有些如梦似幻,抿着唇儿低笑一声:“张少爷给的。“
  李绮节想起周氏曾经说过,张十八娘被张家人赶出门时,是住在木李庵的。
  ☆、第56章
  李昭节坐在北窗下的一只福庆如意大圈椅上,倚着扶手,两只胖乎乎的小巴掌捧着一枚青红木李子,时不时慢条斯理地啃一口。
  她生得娇小,坐在大圈椅上,尖尖绣鞋只堪堪挨着底部的横杠。
  小沙弥前去和李大伯、李乙见礼,只留下一碟青白中透着嫣红的木李果子。
  曹氏让小丫头收走碟子,笑睨李昭节一眼:“再吃牙齿都要酸倒了。“
  李昭节埋着头痴笑,咬一口木李,脆响声沁出一股丰沛的甜意。
  李绮节估摸着张氏和小沙弥十有八/九要在家里住下,吩咐刘婆子去收拾厢房,家中人口简单,少有来客,厢房一直空着,春季多雨,又潮又湿,不提前收拾的话,根本住不了人。
  宝珠听见跟着周氏回娘家省亲的宝鹊等人都唤小沙弥叫“张少爷“,纳闷道:“太太去年不是说他们母子已经认祖归宗了么?怎么还姓张?“
  李绮节轻声道:“你别多管,出去和刘婆子她们说一声,宝鹊她们怎么称呼张少爷,家里人也怎么称呼。“
  看张十八娘和小沙弥的衣着,都是重孝在身,不止是小沙弥的祖父辈,他的亲生父亲应该也去世了。长辈接连撒手人寰,母子俩在夫家无依无靠,小沙弥的姓氏,多半还是被剥夺了,所以他只能以张姓自居。
  宝珠应了一声,出去和家下人交待了一遍。
  周氏和张氏在房里说私房话,经年未见的幼时姊妹,有说不完的酸甜苦辣,两人说一阵,哭一阵,丫头们都不敢劝。
  李绮节在外头听了半刻,干脆让灶房的婆子先开席,等李昭节、李九冬都吃过饭,曹氏带二人去房中歇晌,才去请周氏、张氏用饭。
  周氏双眼微红,拉着张氏的手笑道:“光顾着说话,一时忘情,倒是怠慢了客人,三郎呢?“
  宝鹊道:“大郎陪着张少爷在外头小厅吃饭呢。“
  周氏挽着张氏的胳膊,起身道:“咱们也去吃饭,粗茶淡饭,十八娘别嫌弃。“
  张氏拿绢子抹抹眼角,苦笑道:“周姐姐太客气了。“
  李绮节悄悄打量张十八娘,周氏曾不止一次夸赞过十八娘年轻时是何等的美貌出众,然而此刻李绮节看到的却只是一个容颜憔悴、形如枯槁的中年妇人,如果是不知情的外人,乍一眼看到张十八娘和周氏站在一起,说不定会以为周氏才是年轻的那一个。
  宝鹊捧来热水巾帕,服侍两人洗脸。
  宝珠手里端着一只小陶钵,里头是一团凝脂状的膏体。周氏洗完脸,用银质挖耳簪子挑了一星儿淡色油膏,抹在两颊边,细细涂匀。
  张氏洗过脸,并不抹面。
  周氏想起守丧的妇人不能涂脂抹粉,笑道:“这是擦脸的香油,不妨事。“
  张氏只是摇头。
  周氏叹了口气,宝珠和宝鹊对视一眼,盖起小钵,收走其他香粉、口脂等物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