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金渔村_分卷阅读_735

  “等它们适应了你们那里的环境后,要找个兽医打疫苗,猪瘟、口蹄疫、小反刍兽疫、链球菌病这些必须得上,最好再做个驱虫,野外吃东西,指不定就吃进寄生虫了。”
  除了叮嘱一通外,他还给了敖沐阳一个自己复印的小册子,这是他多年养香猪的经验,算是送佛送到西了。
  香猪和山螃蟹从陆地上走,敖沐阳和黑龙先行一步通过飞机回到红洋。
  他没时间继续消磨,快要到六月中旬了,端午节要来了。
  从红洋机场回到村里后,他开车在村口碰到了敖沐东,敖沐东爬上车起哄问道:“龙头,捎我一下,我走不动了。对了,猪呢?你不是去抓猪了吗?”
  敖沐阳黑着脸说道:“这中午头的你怎么喝酒了?是不是喝了很多?”
  敖沐东嘻嘻笑道:“哟,龙头,鼻子真灵啊。”
  敖沐阳吼道:“灵个锤子,从车头上给我下来!”
  敖沐东蹲在车头上嬉皮笑脸的说道:“你给我看看你抓的猪啊。”
  敖沐阳指着他对黑龙说道:“抓他。”
  敖沐东赶紧拔脚逃跑。
  跑了一会他又回来了,敖沐阳怒笑道:“哈,你小子有种啊,这是回来继续挑衅我还是当我是金鱼记忆力只有七秒钟?”
  敖沐东嘿嘿笑道:“龙头我是来给你送礼的,喏,我媳妇包了粽子,海鲜粽子,尝尝?”
  敖沐阳问道:“海鲜粽子?哟,你媳妇厉害啊。”
  “那是,这是具有咱们村特色的粽子。”敖沐东放下手里的篮子说道,“还有啊龙头,我们准备下下个周结婚,你到时候肯定得去吧?可别再去抓猪抓什么了。”
  第1364章 海鲜粽子
  红洋周边的渔家地带,自古就有吃粽子的习惯。
  当地人吃粽子跟端午节祭屈原没什么关系,主要是因为它简捷易携带,到了秋季农田丰收,其他时间出海捕捞,粽子是一种很合适的食物。
  另外一种食物是包子,不过包子需要馅、需要油,要做的好吃还是挺耗费食材的,而粽子不一样,当地的粽子可不是现在那么多种口味,多是蒸了糯米往里撒点白糖红糖就成了甜粽子,用盐水蒸熟的则是咸粽子,扒拉开以后就能吃。
  至于粽叶那就更简单了,当地粽叶不值钱,因为龙涎湖里长着不少芦苇,周围的农家就用这芦苇叶来包粽子。
  敖沐东打开篮子后,敖沐阳低头看着里面的东西发愣:“这是什么?砖头粽子?”
  “方粽子。”敖沐东笑了起来,“龙头你真是见识少,少见多怪,没吃过这样的粽子吧?”
  敖沐阳说道:“让您老失望啦,我还真吃过,两广一带就这么包粽子,我只是在红洋没见过,你媳妇倒是博闻强识,竟然会南方都少见的方粽子的包裹方式。”
  敖沐东问道:“什么叫博闻强识?”
  敖沐阳叹道:“回去多学习,你这文化跟你媳妇不是很搭啊。”
  敖沐东不甘的说道:“什么呀,我媳妇这么包粽子跟南方人没关系,她们家乡就是这样。她们那边从春天忙到秋天都在农田里忙活,为了方便劳作,就用竹叶、荷叶包裹大米,煮熟以后带到田里作中午的干粮。这样的方粽子个头大,一人一个就能吃饱,所以这么包,跟你说的两广粽子没关系。”
  敖沐阳恍然,原来如此。
  包粽子上等用叶是竹叶,竹叶有竹香,但龙涎湖里出产的芦苇叶并不差于竹叶,大龙山上自古就有竹子,想要收获竹叶上面也有。
  芦苇叶更宽大且厚实,很适合包甜粽子,因为它的汁水带有淡淡的甜味,很新鲜的植物甜味。
  敖沐阳小时候零食少,他们小伙伴会去湖边摘芦苇杆咬着吮吸里面的汁,那时候大人就骗他们说这是小甘蔗,孩子们还真信,因为他们小时候确实没多少甘蔗吃。
  敖沐东送来的粽子有好几种口味,里面包括他说的海鲜味。
  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红洋渔家做海鲜粽子的历史也很久了,起初是有破损的大海鱼不好卖,渔家只好自己留下吃。
  他们把鱼肉剔下来跟米饭一起煮,吃的时候一人一碗饭就行了,不再需要什么菜肴。
  有时候他们得出海劳作,没法用瓷碗来装饭,而一直退回到改革开放以前,渔家都没多少塑料袋,所以就用芦苇叶包成粽子形状,这就是当地海鲜粽子的来历了。
  敖沐阳打开的一个不是海鲜粽子,是猪肉绿豆粽子,拨开粽叶后,腾腾热气往外冒,那股醇厚的香甜滋味把将军和狼家兄弟迅速的引了过来。
  粽子包的肥厚多汁,敖沐东家里用了半肥瘦的五花肉,里面夹杂着春季新鲜的豌豆和绿豆等,看起来就好吃。
  敖沐阳咬了一口,入嘴喷香,他点头道:“好吃。”
  敖沐东高兴的说道:“那指定了,新鲜的肥猪肉,新鲜的豌豆绿豆,还有新鲜的米,肯定好吃。”
  敖沐阳一边咀嚼一边说道:“这才刚进夏天,稻子才种上一个多月,哪里来的新鲜大米?”
  敖沐东说道:“我媳妇老家的,这不是我要结婚了吗?她老家给想办法送来一些东西做嫁妆,大米,绸布,衣服鞋帽啥的,乱七八糟不少呢。”
  敖沐阳问道:“你结婚的话,你媳妇那边的人能过来吗?”
  敖沐东摇摇头说道:“过不来,他们出不了国,到时候婶子金慧子来当女方的代表,唉,他们那个操蛋的国家呀。”
  听着他说,敖沐阳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  敖沐东莫名其妙的问道:“你笑什么?”
  敖沐阳问道:“你媳妇怎么叫金慧子?跟着你叫婶子还是叫表姐?”
  敖沐东不自在的拉了拉衣服道:“这这这,叫名字嘛。”
  “以后有了孩子怎么叫?”
  “沃日,龙头你吃饭就安静的吃饭,食不言寝不语你不知道吗?说这么多干什么?”敖沐东背着手走了。
  将军摇摆尾巴在地上舔粽叶,老敖看它可怜,将手里半个粽子递给它,于是将军就开心的吃了起来。
  狼二取代它的位置去舔粽子,老敖只好拿出一个新粽子分开给它和狼大,但狼二看都不看,继续在那里舔粽叶,粗糙的舌头舔的粽叶哗啦啦响……
  距离端午节很近了,敖沐阳以前都是买粽子吃,今年他索性也自己在家里包粽子,因为最近海上安然,渔场无恙,他就闲在了家里。
  他不包什么海鲜馅的粽子,那玩意儿他从小吃多了也吃够了。
  宋秋敏给他送了一些自己晒的梅干菜,他就包了梅干菜肉粽子。
  包粽子得用糯米,他煮糯米的时候先贴着锅底放了薄薄一层肥猪肉,这样煮出来的糯米油光发亮,沾满了猪油。
  他再加上梅干菜和炖好的五花肉块,包裹在粽叶里面以后出来的粽子那是一个肉汁鲜美,齿颊留香。
  鹿执紫回来后吃了他包的粽子也是赞不绝口,她觉得好吃,想拿一些去给学生做端午节礼物,这样敖沐阳只好待在家里玩命的包粽子。
  端午节前一天,他正包着粽子门口有人喊了一声:“领导,领导你在家吗?”
  本来趴在他身边看他包粽子的将军和狼家兄弟呲溜一下子窜了出去,敖沐阳听出是老捻匠的声音就喊道:“给我回来!”
  将军和狼家兄弟又呲溜一下子跑了回来。
  他走到前院看到拘谨的站在门外的陈冬娃,就招手道:“陈师傅,你进来就好,我家的狗不咬人,你有什么事吗?”
  陈冬娃搓搓手为难的看着他道:“我不进去了,领导,我找你说个事,想找你看看能不能帮个忙。”
  敖沐阳问道:“你先说说,不着急,进来喝口茶水。”
  陈冬娃走到客厅门口往里看了看,又看看自己沾着沙子碎海藻的双脚说道:“算了,领导,我不进去了,我就在这里坐坐行了。”
  第1365章 倒霉的渔医
  看着拘谨的老人,敖沐阳很无奈,几个老捻匠都很是倔强,他知道自己劝说也没用,就端着凉茶坐了出来,陪他一起坐在台阶上:“陈师傅你要我帮什么忙?”
  说起这个,陈冬娃满是皱纹的黑脸上露出了愁苦之色,他习惯性的抽出一根烟,然后看看身后的客厅又收起来了。
  敖沐阳摆摆手说道:“没事,你不用这么客气,抽就行了,这是在院子里。”
  陈冬娃讪笑道:“不了,你对象是老师,是文化人,肯定不愿意闻烟味。我直接说吧,就是我侄子是个鱼医,他干了三十多年了,干的挺好的,反正好多人都念他的好。可是前两天他惹了人,人家拿他的活说事,要砸他的门店,我侄子就靠门店买点鱼药、鱼饲料过活,要是被人砸了门店,那还怎么活呀?”
  说到这里,他脸上愁苦之色更是浓重:“我让他报公安来着,可公安管不了,因为人家就是私下这么说吓唬他,没有真动手,公安不管。唉,人家知道我们报公安了更生气,说是今天要弄他,我没辙了,只能找你帮帮忙,我就认识你一个有本事的人。”
  敖沐阳沉吟了一下问道:“你侄子是个鱼医,对方是什么人?”
  陈冬娃终究忍不住点了根烟,这件事实在是让他太愁了:“是钟家坨子以前的村支书,他现在开渔场,因为用鱼药的事跟我侄子起了纠纷,唉,他就是欺负人呀,欺负我侄子孤家寡人呀。”
  敖沐阳说道:“具体是怎么回事?”
  一口一口的抽着烟,陈冬娃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说了出来。
  自古以来渔医不好干,陈冬娃的侄子叫陈安全,渔医手艺传承他父亲也就是陈冬娃的弟弟。
  陈冬娃的弟弟干了一辈子渔医,三十多年前没了,然后陈安全就接过了父亲的招牌干了起来,这一干就是三十年。
  渔医自然管的是渔业疾病,海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各种病害,如病毒、细菌,寄生虫,水环境,营养性问题等,各种病害都需要跟职业渔医来应付。
  但渔医也不是万能的,相对兽医来说渔医的技能和知识储备量要差一些,因为渔业病理学知识本身就少,研究的专家也少,渔医们多数靠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法子来给海水产治病。
  近些年污染越加严重,海水产出现的毛病越来越多,很多毛病是因为水源污染形成的,渔医根本没办法来治疗。
  可他们得吃饭,就得接活,要是给人家养殖的水产看了病没看好,那耗费的时间、精力和使用的药物都是没有回报的。
  没有回报还不要紧,就怕碰上一些心狠手辣不要脸的渔混子,他们的渔场一旦出事找渔医去救治,治不好他们会告、闹、赔,得让渔医赔偿他们损失。
  陈冬娃和其他被生活压迫的无力喘息的老人一样,喜欢抱怨,这不怪他们,这些人除了抱怨再没有其他发泄心里怨气的路径。
  话匣子打开就止不住了,陈冬娃越说越生气:“治得住的鱼病,别人是不会叫你的,只有治不住的、麻烦的才给你治,你治得住吗?治不住那就让你赔钱,能怎么办?”
  “就算治得住怎么样?他们赊欠着你的钱,年头赊年尾,到时候去找钱人家给你白眼,跟你砍价,五百给你四百,你爱要不要,唉!”
  这种事敖沐阳听说过许多,渔业养殖户跟家畜养殖不一样,现在渔业养殖需要的饲料和药物往往是厂家直销,有技术人员直接负责。
  就像陈冬娃说的那样,如果鱼病能治,那厂家会安排人来给治好,这样是用不着渔医的。只要厂家安排的技术人员治不了,养殖户才会去找当地渔医来看病,算是死马当活马医。
  渔医的水平多数还不如技术人员,后者好歹要考职业兽医师证,专业学过药理、毒理、病理和藻相水环境这里的知识,渔医们多数靠的是一些祖传方子和自己摸索出来的土方子。
  所以,如果是技术人员处理不了的鱼病,他们也治不了,这样就得白白浪费力气和鱼药。
  但要拒绝也不行,他们得吃饭,总得去碰碰运气。
  现在渔村里的渔医多数是老人或者陈安全这样子承父业的野路子,年轻人不干这活了,即使干他们也是去正规的兽药厂上班,起码那样风险小。
  听了陈冬娃一通抱怨,敖沐阳说道:“我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,这样吧,今天我正好有空,我去你外甥那边看看。”
  陈冬娃顿时感激的作揖:“谢谢领导,谢谢你啊,有你出面我就放心了。唉,我外甥个闷葫芦,死脑筋,跟我弟弟一样的脾气,我知道他,碰上这事他就会压在心里,压的时间长了我怕他出个三长两短。”
  他的担心是对的,三长两短的事真发生了。
  就在他找敖沐阳诉苦的时候,又有人去了他侄子陈安全家里讨要赔偿。
  陈安全当渔医仅仅是混口饭吃,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,以至于他都快五十岁的年纪还没娶上媳妇。
  这样他哪有钱往外赔偿?而且他是个闷葫芦的性子,就闷着头不说话,这把对方给气坏了,对方直接带人来搬他家里的鱼饲料和鱼药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