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不想复国_分卷阅读_25

  当今乱世,强者为尊,实力弱小便只能陷入捉襟见肘、四面楚歌的境地。他不能安于现状。
  穆崇玉身体稍一恢复,便匆匆忙忙地赶回了黑云山,和众人商议下一步的计划。
  现在南燕虽然被灭,让权于北渝,可也许是因为北渝到底是漠北塞外的政权,从未治理过中原这等幅员辽阔的土地,所以在中原各地政权渗入得很不顺利,便给了许多人以可乘之机。
  如徐立辉这样投机倒把成为一城之主的有之,奔波在南燕的土地上不灭复国之愿的有识之士亦有之。
  若是能把这些复国志士汇拢一处,那将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。
  李元善也很赞同穆崇玉的想法,在他们读书人的心里,没有什么是比坚定的心志更重要的东西,强行招降与武力征服,都不若一颗志在复国的心。
  “陛下,老臣听闻有一人在江浙一带暗中谋划已久,已是颇有人脉积蓄,若能将他招揽来,定是复国的一大助力。”李元善进言道,他话到一半,抬起头来看了看穆崇玉神色,才继续徐徐说道:“此人昔日在我大燕时虽然不露声色,看起来平庸无奇,甚至连北渝入侵时都没注意到他,然而现在想来不过是韬光养晦罢了。”
  穆崇玉挑眉看他,心里隐隐有了一些猜测,却也拿不准,便问:“到底是谁?”
  “宣王穆渊。”李元善捋了把胡须,悠然说道。
  穆崇玉怔愣了一下,有些犹豫。
  穆渊是先皇的堂兄,也就是他的堂叔,受封于江浙富庶之地,因此确实很可能积蓄起搬弄风云的实力。
  然而穆渊、甚至穆渊的父亲,对于穆崇玉和自己已故的先父来说,都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存在。因为如果不是天意弄人的话,如今本该是穆渊继承皇位,成为南燕的君主的。
  那时,先皇的父亲,也就是穆崇玉的皇祖父穆琰本不是嫡长子,理应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,可惜当时的嫡长子穆迟身有残疾,有失天家威仪,不能上朝面见文武百官,故而便错失了皇位,让位给才能出众的穆琰。
  穆琰自觉皇位来之天赐,受之有愧,便对穆迟百般赏赐,加以安抚,还将江浙富庶之地赐给穆迟做封地。
  到了穆崇玉父亲这一朝仍是如此。非但减免其入朝供奉之责,反倒要每年往江浙打赏好多御赐的物品,以显示安抚之意。
  好在无论是穆迟,还是其子穆渊都未曾有过半分逆反之心。相反,倒是安之若素,与世无争。
  穆崇玉记得穆渊是一个喜好游乐山水、品茗对弈之人,他总是一袭青色衣衫,头不戴金珠冠冕,却佩以月白玉冠,与其说像是一位亲王,倒不如说像是一个文人墨客。每每入宫也不与自己谈论朝政,却只对他嘘寒问暖,聊些天下奇闻而已。
  也正是因为穆渊太过与世无争,北渝打进来时也不曾深入到江浙一带,故而未曾殃及于他。
  这样的一个人,如今会为了复国而奔波筹划么?穆崇玉对他两分是忌惮,八分却是犹疑。
  然而李元善的消息应该可靠,他虽是一介文臣,可到底老谋深算,当年在朝堂上穆崇玉也有很多东西时常要请教他。况且,如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。
  穆崇玉又与诸人商量了些许细节,最终决定三日之后,动身南下,去找宣王穆渊。
  所有人都没有异议,唯独薛景泓知道了,心下吃了一惊。
  穆渊这个人,正是他,在上一世最终覆灭了北渝,攻破了北渝都城,也正是他的士兵,使自己身首异处,命丧黄泉。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作者菌这两天课比较多,码不过来了哭,下次更新……周四见吧……
  第21章 动身南下
  薛景泓前世犯下的愚蠢错误,让他至今回首起来,都感到羞惭难当。
  那个时候,穆崇玉从北渝逃出,还带走了一干旧燕俘虏,这让知道消息后的薛景泓震惊不已。前一天还对自己温文和顺的穆崇玉为何突然翻脸,背叛了自己,薛景泓百思不得其解,日夜都辗转反侧。
  明明他对南燕的百姓那么尽心尽力,明明他一直在善待从旧燕而来的臣俘,已经做到仁至义尽,明明他已经和穆崇玉无话不谈,甚至到了抵足而眠的地步。
  穆崇玉自己也曾经说过,如果战乱止息,天下大定,南燕的百姓能够在北渝的庇护下安身立命,那么由谁来做这天下之主都没关系了,他也愿意一辈子臣服自己。他说这话时,脸上并无悲色,只嘴角有一抹苍凉的义无反顾的淡笑。
  薛景泓曾经对这样的穆崇玉倾慕不已。
  可他最终却是出尔反尔了,在自己已经无比信任他,乃至痴迷他的时候。他利用了自己的信任,背叛了自己。
  薛景泓便是从那时开始丧失了理智,南燕人在他心里逐渐从原来的风度翩翩、君子如玉变得面目可憎、阴险狡猾。
  也就是在那个时候,他开始在错误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。朝堂之上再有奏章上奏,说旧燕叛军作乱起-义时,他不再宽恕招抚,而是任由兵部对他们赶尽杀绝。有食不果腹的南燕百姓哄抢官粮之时,他也不再宽宏体恤,而是严厉镇压。
  对敌人的同情便是对自己的残忍。这个想法支配了他。他已俨然从南燕的同情者、庇护者的角色走向了反面。
  于是在薛景泓上一世的最后十年里,痛苦、报复与杀戮几乎占据了他生命的大部分。
  他捉回了穆崇玉,抓住了他身边的所有人,凡是曾经帮助穆崇玉逃跑的人,全部赐死。可对于穆崇玉,他还保留着一丝最后的希冀。
  穆崇玉被带到他的面前,他忍不住问了一次又一次,为什么要逃走?为什么背叛了他?可得到的却始终是冷冰冰的沉默和无数次刺痛他的眼神。穆崇玉望着他的目光里,是对他入骨的恨意。
  薛景泓感到他脑内的最后一根弦也终于应声而断。他已经被怒火包裹。
  他开始用各种手段折磨穆崇玉,辱骂他,对他用刑,只隐隐期望着能看到对方一个服软的眼神。然而最终,等到的却是穆崇玉自尽身亡的结果。
  穆崇玉宁死也不肯屈服于自己。
  直到这个时候,薛景泓才真正知道绝望心死的滋味。可对他的报应也才刚刚开始。
  南燕之主身死的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宫外,便如同在暗潮涌动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子,转瞬间就掀起惊涛骇浪。
  全天下的旧燕遗民仿佛都被唤起了仇恨,发动一浪高过一浪的起-义。
  薛景泓已无心去管,他终日沉醉酒里,欲生欲死。可禁不住有人从中作乱。上一世的薛景泓头脑不清,这一世,他却已然回过味来。
  从一开始的穆崇玉的所谓“背叛”便是有人设好的一个圈套,意在斩断自己对南燕人的好感,激起自己对他们的滔天怒火。当年的江东大旱,自己下旨赈灾放粮,户部却中饱私囊、坐地起价,自己要安抚灾民,户部却趁机暴敛横赋,激起民愤,导致民不聊生、饿殍遍地。
  这样的真相,连当年的自己都被瞒得死死的,不曾探知,可却偏偏飞进了密不透风的宫墙,被穆崇玉知晓,还叫他见了所谓流亡到京的南燕百姓,亲自听了百姓的诉苦。
  这怎么可能呢?可不管中间有谁在暗中操作,这件事到底成功引起了穆崇玉对自己的仇恨,从而逃离了自己身边。
  再到后来他对穆崇玉越发痛恨,连带着对所有的南燕人都再无好感,更是正中某些人的下怀。在穆崇玉死后的日子里,趁着他无心朝政,这些人便开始作威作福。
  有人活生生地屠戮了数千手无寸铁的南燕百姓。只不过在这些人的嘴里,那不是百姓,而是犯上作乱的“乱民”。这样的事竟然时有发生。
  可恨那时的薛景泓无心去查证。上行下效,底下的人就愈发放肆。直到他醒过神来,已经晚了。南燕的起-义大军已经杀进了北渝的帝都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