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历史]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!_分卷阅读_133

  曹瞒果真好奇地听了起来,而荀绲在与司马隽交谈以后,带二人去往了荀氏族地,这里整个一条街道里的房屋内,住着的都是姓荀的人家,旁枝末节的亲戚很多,大家互相帮衬,邻里间的氛围和睦,也许是因为大家都是读书人的原因,这里很少有争斗,走在荀氏族地之中总能看到人们互相谦让。
  荀绲为曹瞒在自己家安排了客房,还给他指了一名小厮打扫屋子。他对曹瞒介绍道:“族地之中有荀氏私学,你不是说想要到各个私学看看外面的学堂是什么情况吗?我可以为你引荐,让你去见识一下荀氏私学的模样。”
  曹瞒闻言眼睛刷地亮了起来:“没想到族地之中就有私学啊!”
  他忙谢过荀绲的帮助,拿到了能够进入私学学堂的身份牌。
  曹瞒的时间不多,来到荀家的第二天,就兴冲冲地与荀彧一起去荀氏私学上课。
  因为当家老太太的去世,荀氏族地挂上了一片白色的灯笼,看上去素净而幽静,顺着石子铺成的路来到私学学堂,可以看到其中有两间屋子,中间由一片竹林隔开,形成学堂之间互不干扰的效果。
  朝南面的屋子中多数是小孩子,坐在其中朗读课文,认认真真地摇晃着脑袋,曹瞒仔细听来,发现竟是启蒙时学习的《诗经》。
  荀彧带曹瞒穿过竹林,来到了朝北面的屋子,里面坐着的大多是与他们同岁的少年,年纪稍大一些的已是成年男子,稍小一些的约莫与荀彧同岁。
  二人拜见先生,递交名牌,由先生指点作位,因曹瞒是来旁听的学子,先生将他安排在了课堂的最后面。
  荀氏私学的授课先生都是荀氏宗族本家之人,各个身俱书香之气,此番正在上课的先生名为荀爽,四十多岁的模样,荀彧上课的时候称呼他为慈明先生,私底下则称其为六叔。
  荀爽精通儒家论理,于经籍造诣颇深,曾被先帝刘志招为郎中,负责朝政的对策上奏,党锢开始之初,荀爽便请辞了官职,回到家乡来潜心着书,教授家族子弟。
  在曹瞒的心目中,太学是最好的学校,那里聚集了朝堂中的高官,能获得那些高官们的指点,还能不是好学校吗?
  他从来都没有想过,竟然还有荀爽这样的经学大家散落在洛阳外面,“党锢”,又是因为“党锢”!
  听一堂荀爽所教的课程,曹瞒只觉得眼界大开。
  他曾学过《周易》,对阴阳五行有所钻研,可摆到荀爽的面前,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就过于表浅了。
  “自古以来的朝代发展,无论是兴盛与衰退,都与五行相生相克有关……”荀爽崇拜儒学,将阴阳家的思想与儒学进行结合,为众人讲述了自然、社会、朝代更迭等等哲理。
  曹瞒听得如痴如醉,这些充满了辩证思维的哲学理论是他此前从未深入钻研过的。
  荀氏课堂的授课时间为半个时辰一节课,中间会休息一段时间供学子们探讨,写作业,或是上前去问先生问题,荀爽授课思想充分围绕了儒家对君主,对民的态度。
  他认为国家应该节省财政开支,应该轻摇薄役,安顿黎民,讲究礼制,人们尊称他为“硕儒”,可见其所掌握的儒家经典丰富到了“硕果累累”的地步。
  荀爽亲自来找曹瞒,笑着问他可有哪里不懂的。
  曹瞒抓紧机会,连连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,将荀爽给问愣住了,也将荀氏私学学子们的目光集中了过来。
  “为什么先生说《周易》是忧患之书,是道德教训、君子之书?”曹瞒好奇问道,在他看来,周易不都是一些玄乎的算卦之类东西吗?
  荀爽耐心答道:“《周易》之中的阴阳乾坤,刚柔演变与人的道德是有关系的,所谓‘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’的道理,就是由此而生,世间万物生生不息,人要有‘天地之德’,懂得居安思危,人要勤劳奋斗,自强不息,才能对抗世间的大变故,任何事物到了极致,必定会生出不好的东西来,太过安逸会消磨人的意志,太过贫穷会让人失去良心,太过痛苦会让人疯狂,所以任何事物,都要有一个度,君王的统治也是如此。”
  充满了哲学辩证思想的课,让曹瞒如梦似幻,只觉得荀爽说的每一句话都蕴涵着大道理。
  曹瞒又追问了好几个问题,关于百姓,关于君王,关于官员,在荀爽说来,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身份,做符合自身位置做的事情,这样国家才会安定。若是处在某个位置上的人不做事,没有资格的做某些事的人却逾越代苞,那么整个世间都会乱了套。
  课堂结束后,荀彧叫住曹瞒,为他介绍自己的侄子,名为荀攸,他们二人年岁接近,关系亲密。
  曹瞒看到荀攸的时候愣了愣,他迟疑道:“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?”
  荀攸笑着鞠身道:“学子荀攸是大学二年级生,在大学久闻学长美名,神交已久,曾经多次在藏书阁中偶遇学长。”
  “是这样啊,好像有点印象,”曹瞒迷茫道,实在是荀攸长得无害而普通,既没有袁绍英俊,也没有荀彧秀气,几乎是淹没在人群之中的那种,存在感也不是很强烈,也难怪曹瞒觉得他眼熟却始终记不清他是谁。
  对此,曹瞒还有些愧疚:“是我记性不够好,倒是将此前遇见的人给忘了。”
  荀攸轻笑起来,摇了摇头:“得学长此言,攸甚喜悦。”
  他修的是中庸之道,道途如此,那一身低微的存在感全是他修心修身所致的效果,能让曹瞒这样有过目不忘名气的人自嘲记性不好,那是对荀攸修炼至今最大的肯定了。
  别看他存在感低微,智谋可不低。
  曹瞒与他聊了起来,不知不觉竟聊到了兵法造诣,他感慨地说起了荥阳的守城之战中荀绲的布局能力,仰慕道:“若是哪一天我也能有荀绲总长的布置能力就好了。”
  他与荀攸借着这次的战役探讨起了兵法谋略,越聊越觉得投机,曹瞒更是夸荀攸:“你好聪明啊!于兵法一道特别有灵气!”
  荀攸自谦道:“比不上学长的大将之资。”
  曹瞒在荀家私学学习了两天,估算着时间,打算去颍川其他私学浏览看看,等待够了七天,他就该启程回洛阳了。
  颍川不愧是文人的聚集地,这里不仅有各路名士,还有各种文会,每个月还有不同的文人开坛诉说自己的治国理念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